桑黎兵紫砂艺术馆
桑黎兵紫砂艺术馆
桑黎兵紫砂艺术馆以江南山水为特色建设并落成,建有单独的紫砂矿料仓库,储存了近百吨紫砂原料,开设了多功能教室600平方米,里面有数字课堂、制壶体验工厂、体验者个人作品展厅等,共投资5000万人民币。长年开展艺徒培训,积极组织和参与紫砂文化的宣传推广和艺术交流活动,支持政府部门开展的各种非遗保护工作。桑黎兵紫砂艺术馆坐落于丁蜀镇通蜀路578号,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,占地4亩,建有展示厅4个(面积400平方米,展出作品1000多件,多功能厅(面积80平方米,定期举办紫砂陶技艺和传统文化的培训和交流),紫砂陶制作工场(面积150平方米,可容纳60人开展紫砂技艺实训,培训教育大教室(面积200平方米,能同时容纳100人以上开展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)。多功能厅、紫砂陶制作工场和培训教育大教室均配备了大屏幕投影仪,音响设施齐全,能够全方位展示紫砂文化。同时配备了健身房,乒乓球室,九球室,共有面积400平方米。艺术馆配备工作人员57名,包括技艺创作人员25名(紫砂授课老师10名、紫砂专业指导老师10名、茶道老师2名、插花技艺人员1名、香道老师1名。
在技艺教学培训中,定期开展紫砂陶传统文化和传统制作工艺的培训和交流,从初级到中级不断提升上课的内容,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,为艺徒和紫砂爱好者提供实训场所,配备有专业老师现场演示和传授紫砂制作技艺。定期举办过多次紫砂陶艺术交流,同时举办书法、陶刻、茶道、插花艺术的交流学习。举办过多次陶艺交流活动以及陶艺家和书画家的笔会,促进陶艺与书画的结合。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人员挂钩,多次进行艺术交流与作品的展示。
企业文化 传匠心,精匠艺,受匠韵;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!
企业动态 弘扬紫砂传统文化,继承和发扬紫砂的制作技艺,推动紫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帮助贫困妇女为己任,依托手工技术,传承创新宜兴紫砂传统文化为重点,根据当地文化特色,带领贫困妇女就近就业,实现脱贫致富。
主要代表作品
2000年作品《甜甜》在第二届中国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金奖;
2003年作品《全家福》,在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上获“中陶·方圆杯”银奖;
2006年 《风衣足食壶》 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、第九届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
2006年 《惠风和畅壶》 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、第九届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
2007年作品《一鸣惊人》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、第十届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创新艺术金奖;
2009年 《春江水暖鸭先知壶》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、第十一届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创新艺术金奖
2011年作品《松鼠葡萄》荣获第三届(南宁)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
2015年虎啸山川提梁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