珙县苗族蜡染
2024-10-23 浏览:223
百城百艺·珙县苗族蜡染
蜡染是中国三大印花技艺之一,其起源于秦汉,兴盛于唐宋,延续于元明清。在珙县,蜡染技艺因苗族用于绘制百褶裙等服饰而延续至今。
珙县苗族蜡染色泽单一但大方简洁,纹样稳定且亘古不变。它就是一项以刀为笔、以蜡为媒、以靛为墨、以布为纸的独有民族性的艺术。一纹一故事。珙县苗族蜡染图案精美多样,包括蝴蝶纹、鱼鸟纹、自然纹和几何纹等多种图案,并形成规范的图谱,这些图案通常富有象征意义,反映了苗族的文化和历史。
一色染千年。珙县苗族蜡染色彩素雅,其以蓝白为主,色彩清新明快,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。 千人传一技。熔蜡绘画,浸染脱蜡。从传统服饰的“刚需”到对传统文化的欣赏,从普通技艺至国家级非遗项目,从一师一徒到“十名传承者、百名持有者、千名知晓者、万名爱好者”,从苗乡村寨一人一锅一刀一布的作坊,到全县数十家传承场所及国内最大的苗族蜡染主题文化展陈馆。“无数秀士坚守,技进乎道;历代工匠执着,艺通乎神。”正是因为有历代技艺持有人的坚守和广大民众对蜡染的认知接受,苗族蜡染精湛的技艺及用途广泛的作品最终让大众爱不释手。
2011年,珙县苗族蜡染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